哪些短期借条不能起诉?

我手里有几张短期借条,但是听说有些短期借条不能去法院起诉。我不太清楚具体是哪些情况,也不知道我的借条属不属于不能起诉的范围。我想了解一下,到底哪些短期借条不能起诉,好判断我这几张借条能不能用来维权。
张凯执业律师

在探讨哪些短期借条不能起诉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借条和起诉的基本概念。借条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它证明了出借人把钱借给了借款人,而借款人有义务在约定时间还钱。起诉则是当出借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向法院提出请求,让法院来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短期借条都能成为起诉的有效依据。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几种不能起诉的情况。


首先是借条内容不完整或者不明确的情况。一份有效的借条,必须要清晰地写明双方当事人的身份信息、借款金额、借款用途、借款时间、还款时间等关键内容。如果借条上这些信息缺失或者模糊不清,法院就很难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也就无法受理这样的起诉。比如,借条上只写了“今借到钱”,却没写借了多少,也没写是谁借的,这种借条就没办法作为起诉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等条款。借条也属于合同的一种,自然要符合这些基本要求。


其次,借款行为本身不合法的借条也不能起诉。法律只保护合法的债权债务关系。如果借款是用于违法犯罪活动,比如赌博、贩毒等,那么这种借条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即使拿着这样的借条去起诉,法院也不会支持。因为法律不能让违法者通过违法的借款行为获得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等条件,而违法的借款纠纷显然不属于合法的民事诉讼范围。


再者,超过诉讼时效的借条也存在起诉风险。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会丧失请求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借条约定的还款时间已经过去三年,出借人没有向借款人主张过权利,也没有其他导致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情形,那么当出借人再去起诉时,借款人以诉讼时效已过进行抗辩,法院就可能不会支持出借人的诉求。


另外,借条存在伪造或者胁迫签订的情况也不能起诉。如果借条是一方伪造的,或者是在另一方受到胁迫的情况下签订的,那么这种借条是无效的。被胁迫方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该借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规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总之,当您持有短期借条时,一定要确保借条内容完整、借款行为合法、在诉讼时效内,并且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这样的借条才能在需要时成为您维护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