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同债务会因为离婚而免除吗?
夫妻共同债务是否会因为离婚而免除,这是许多面临离婚的夫妻所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们从法律概念和相关法律规定来详细解答。 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夫妻共同债务的概念。夫妻共同债务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或者一方为维持共同生活的需要,或出于为共同生活的目的从事经营活动所引起的债务。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夫妻共同的家庭生活、生产经营等产生的债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条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这意味着,夫妻共同债务并不会因为离婚这一行为而免除。即使夫妻双方离婚,对于共同债务,双方仍然有共同偿还的责任。
比如,夫妻在婚姻期间共同贷款买了房子,这就是典型的夫妻共同债务。如果他们离婚了,不能因为离婚就不用还房贷了。双方依然要按照法律规定来处理这笔债务。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夫妻双方有共同财产,那么先用共同财产来偿还债务。要是共同财产不够偿还,或者夫妻双方的财产是各自所有的情况,双方可以先自行协商如何偿还债务。比如,双方可以约定一方承担大部分债务,另一方承担小部分;或者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分担债务。
然而,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协议,那么就需要由人民法院来判决。法院会根据具体的情况,如双方的经济状况、债务的形成原因等因素,来合理地确定双方各自应承担的债务份额。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夫妻之间关于债务分担的约定,只对夫妻双方有约束力,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也就是说,如果债权人向其中一方主张全部债务,该方不能以已经和配偶约定了债务分担为由拒绝偿还。偿还后,可以根据双方的约定向另一方追偿。
综上所述,夫妻共同债务不会因为离婚而免除。离婚时,夫妻双方需要共同面对并处理好共同债务的偿还问题,以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和维护公平的市场交易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