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了银行155万最坏的后果是什么?

我欠了银行155万,现在实在没能力偿还了。我很担心会有严重的后果,想知道欠这么多钱最坏会怎么样,会影响我的家人吗?会让我坐牢吗?我现在每天都很焦虑,希望能了解清楚情况。
张凯执业律师

当个人欠了银行155万,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一旦出现无法按时偿还的情况,可能会面临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首先,银行会采取一系列的催收手段。在逾期初期,银行会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提醒还款,告知逾期的事实和可能产生的影响。如果逾期时间较长,银行可能会安排工作人员上门催收。这不仅会对欠款人的生活造成干扰,还会给欠款人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根据《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发卡银行应当及时就即将到期的透支金额、还款日期等信息提醒持卡人。银行的这些催收行为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


接着,逾期记录会被上报征信系统。个人征信报告就像是我们的“经济身份证”,一旦出现逾期记录,会对个人的信用评级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这将使得欠款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难以再次获得银行贷款、信用卡等金融服务。在购房、购车贷款时,可能会因为不良征信记录而被拒绝,或者需要承担更高的利率。《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也就是说,这笔逾期记录会在征信报告上保留较长时间。


如果经过银行多次催收后,欠款人仍然拒不偿还,银行可能会采取法律手段,向法院提起诉讼。一旦银行胜诉,法院会判决欠款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偿还欠款。如果欠款人仍然不履行判决,银行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欠款人的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欠款人的财产。比如,欠款人的房产、车辆等都可能会被拍卖用于偿还债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


更为严重的是,如果欠款人有能力偿还却故意拒不偿还,或者通过转移、隐匿财产等方式逃避执行,可能会被认定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意味着欠款人可能会面临牢狱之灾。


此外,欠款人的这种逾期行为还可能会对家人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一些情况下,夫妻一方的债务可能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需要夫妻双方共同偿还。如果欠款人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其子女在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方面可能会受到限制。


总之,欠银行155万不还会带来诸多严重的后果,不仅会影响个人的经济生活和信用记录,还可能面临法律制裁。建议欠款人在遇到还款困难时,及时与银行沟通,尝试协商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避免陷入更严重的困境。